中国古代建筑与抗震
地震给人类造成最直接最普通的灾害就是房屋建筑的损坏。如果按照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建筑的木制建筑,是具有一定的防震功能的。
中国古代建筑工匠常常巧妙地选择合理的几何形平面和简单的体型,用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功能。现存的古代建筑物,平面和体型大多是规则的简单的、对称的,包括建筑物内部的配置,也尽量避免内部的风度与质量的不均匀,以防止刚度与质量中心的偏离。如单座建筑中,绝大多数殿堂和楼阁是并不太狭隘的矩形,塔、亭和部分楼阁是正方形、正六角形或正八角形,也有圆形的,只是园林建筑中才使用较为变化的平面。在规整的平面外廊中,也很注意均匀对称。同样单座建筑体型也并不太过于复杂,只是在屋顶形式上加以变化。而且这种简单的平面、体型并不会给人以单调的感觉。在结构上,采取以柱子承重的木构架形式,而不是以墙承重,是中国古代建筑工匠的又一妙法。这也是中国建筑不同于世界其他各系古代建筑主要以砖石墙为承重体系的重大区别之一。同时在抗震上也十分有利,故有“墙倒柱立屋不塌”之说。
由于柱是整个构架的承重部分,柱子一倒,全屋皆塌,所以,古代建筑业的能工巧匠十分讲究柱子间的连络,创造了许多巧妙方法,以确保建筑物的整体性。其方法是,内外槽各圈立柱的柱头上皆有额枋联系,额枋搭在柱头上并与柱构连。这就使各孤立的柱子能够连成柱网站立在地基上。有时还在柱根与柱根之间使用地栿联接,这对抗震更有好处。因此被称作“抗震箍”。至于内外柱之间,由于梁架的使用,使内外各行纵柱之间已经由柱网上部的梁架联成为一个个横向整体,其联系又大大加强了。
明代以后,又出现了直接穿插在内外柱之间的构件(称穿插枋),更加强了内外柱的联系,而作为另一种横向构架的穿斗架,在横向各柱之间,都用穿枋联接,其整体性比梁架更为优良,抗震性能更好。房屋的转角处,最易破坏,古代工匠常以角柱与额枋和梁架联系,由于各构件之间有周密巧妙的联系,使整个构架形成一个有机构成的稳固整体,确实增强了房屋的抗震性能。
同时,木构架的用材具有柔性,有一定的变形的能力,构架的全部节点又皆使用木榫,不是刚接,这就保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比较符合抗震要求,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到了抗震的作用。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建筑中许多巧妙的建筑方法,有其科学性,即使现在现代,仍有吸取应用的可能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