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安全——“双保护”:
(一)保护建筑物安全;
(二)保护室内的仪器、设备和家具等器物安全。
国内外历次地震中隔震建筑都完好无损!
我国首栋承受7级大地震考验的隔震建筑为芦山县人民医院新门诊综合楼,震后医疗设备完好,成为震后紧急避难及医疗救治中心。而数米之外采用抗震技术的住院楼,建筑和医疗设施破坏严重。

门诊综合楼(隔震 ) 住院楼(抗震)
二、经济性好。
短期经济效益:增加了隔震装置、构造软连接等的费用,减少了节约钢筋、混凝土用量的费用。根据工程经验:高烈度地区成本减少;低烈度地区成本基本持平或者略有增加。
长期经济效益:传统抗震建筑遭遇大地震时,将造成结构和财产两方面直接损失,同时企业停工停产也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隔震建筑在遭遇大地震时,建筑功能完好,财产不损失。因此,隔震建筑具有无可比拟的长期经济效益。
三、上部结构设计更加灵活自由。
四、节约不可再生资源钢材、混凝土的用量。